【多彩新论】“爸爸退群了”,需同理也需共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分享欲爆棚的父亲在家族群分享各种生活点滴,却因回应者寥寥无几,最后愤而退群。网友把这样的情况发到网上,迅速冲上热搜第一,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
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的当下,移动互联网极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线下的互动交流延伸到网上。对那些长年难得一见的亲戚朋友而言,交流信息、沟通感情更便捷、更畅快。
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应接不暇的内容、眼花缭乱的资讯,无疑给那些刚刚接触网络的长辈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置身于其中,他们惊叹网络的精彩,进而转变成转发、分享的自觉行动。这样的语境下,分享关注的信息、生活点滴成为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
然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家的生活方式不同,有的每天忙于生计,不能苛求对每条分享都逐一回复;有的人喜欢分享、有的人喜欢清净,互动自然就少;加之互联网上信息“乱花渐欲迷人眼”,同质化的内容频繁出现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凡此种种,导致在经历最初的“火热期”后,大多数家庭群、亲友群慢慢降温,发言互动逐渐变少,甚至最后变为沉默。
网络不是虚假社会,而是现实的延伸。当昔日的“顶梁柱”变成“保护对象”,叠加身体机能的衰退、渴望认同的心理,面对被倾听、被看见、被认可的机会,转发分享的文字图片,寄托着他们深沉隐秘的内心独白、寄寓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一个简单的转发分享,是长辈用自己的方式“跟上”晚辈的步伐、实现“精神慰藉”。
“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当建群初期的热情慢慢散去、虚拟与现实的界限逐渐清晰,面对曾经的“追风少年”,让我们多一分理解、多一点耐心,现实中陪伴“到位”、网络上关心“补位”,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慢慢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李海钦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刘思博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