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商业资讯 > 正文

今年“五一”节,四姑娘山“炸了”!-天天百事通

2023-05-09 18:25:25 徒步中国


(资料图)

摄影:徒步中国领队

五一刚刚结束,四姑娘山大、二峰在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app上“炸了。出山后我刷着账号上层出不穷的避雷帖和分享帖,想起来被憋了回去没有在公众号上讲的话。 爬了四座入门级雪山了,四姑娘山大、二峰,留给我的感受仍然是“痛苦”。可以这么说:我爱四姑娘山,我爱四姑娘山景区,但我永远无法爱上现有的,卷到不行的四姑娘山大、二峰攀登行程。· · · 01四姑娘山四金花:幺妹儿是登山者的荣光,三峰是攀登者的技能升级,大、二峰则被宣传为“国内最容易的五千米级入门雪山”、“新人的第一座五千米级雪山”。 关于大、二峰的宣传,其实“是也不是”。 摄影 @子君 就接近性和配套而言,大、二峰具有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山峰所在的小金县四姑娘山景区距离成都仅两百多公里,正常情况下三个多小时车程即可从都市森林跳转到真正的山林里,而预计 2025 年通车的山地小火车将更为快捷的将游客从市区护送到四姑娘山脚下。相比于那玛峰到达大本营前的几日辗转,大、二峰良好的接近性好让它俩成为户外爱好者紧凑假期里的绝佳选择。 而四姑娘山景区也通过完善的建设,当之无愧于自己中国户外小镇的称号,登山之余,徒步、越野跑、攀冰、滑雪、露营,甚至是景交车+马帮的一日快速游览,所有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快乐方式,所有关于户外极限运动的狂野试验都能在这里得到支持。可以说,喜欢户外的,或者想要尝试户外的,都不会错过四姑娘山景区。 摄影 @阿乐 摄影 @阿乐 就海拔和攀登条件来看,大、二峰也确实称得上“新人友好”。大、二峰都属于徒步型雪山,海拔相对较低,景区大门到大本营的路段路况良好,且中途有补给点可休整或购买午餐。冲顶时大峰坡度相对较缓,二峰冲顶坡度相对大点,但身体健康、装备完备的情况下,基本上坚持坚持就可以登顶,无需使用技术装备,新人登山时的装备采购成本和学习成本也相对较低。而且大本营有搭建固定营地,虽然住宿条件简陋,但床铺还是比钻帐篷睡防潮垫来的舒服一些。 摄影 @阿乐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目前市场上大、二峰攀登行程价格便宜,商业队一千出头,找当地村民可能才 600 块。这一点算得上优势吧,毕竟其他雪山往返大交通加上报名费,怎么着也得花个小一万。 虽然人都觉得应该为爱好花钱,但这花多花少还是情不自禁的有个比较,而大、二峰攀登行程越做越成熟的同时也越来越卷,市场卷价格的同时也在卷行程,价格优势也带来了弊端和隐患。 摄影 @杨鹏 02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强卷之下的四姑娘山大、二峰行程,是什么样子的呢? 四姑娘山大峰*5025 米相对于其他雪山,大峰雪线较短,海拔相对较低,冲顶时 5 公里爬升 720 米,坡度相对较缓。一般来说,身体健康,有锻炼习惯,装备完备的新人都可选择大峰,开启人生第一座雪山新体验。 全程往返约 20 公里 大本营到山顶往返 10 公里,爬升 720 米 快到山顶的路段有护栏,注意滑坠风险 四姑娘山大峰常规行程: 成都-映秀-四姑娘山镇 四姑娘山镇-海子沟-大本营 大本营-顶点-四姑娘山镇-成都 相关游记: 四姑娘山二峰*5276 米二峰仍然是一座无技术门槛的徒步型雪山,但是冲顶日 1050 米的爬升,单日需徒步 28 公里,让它成为雪山进阶前拉练体能的绝佳选择。攀登难度受天气影响大,川西地区下春雪,五一假期的时候雪线低至 4400 米,基本上从大本营出来走不了多远就要换上冰爪,而踩雪爬坡的痛,经历过的朋友都懂。 全程往返约 30 公里 大本营到山顶往返 14 公里,爬升 1050 米 四姑娘山二峰常规行程: 成都集合 成都-映秀-四姑娘山镇 四姑娘山镇-海子沟-大本营 大本营-顶点-四姑娘山镇 四姑娘山镇-成都 相关游记: 03但是吧,即使四姑娘山大、二峰有着便宜的价格,良好的接近性,相对轻松的攀登条件,在队员询问我应该选择哪一座山作为自己的人生第一座雪山攀登时,我仍然会脱口而出哈巴雪山而非当前版本下的四姑娘山大、二峰行程,即使哈巴雪山比大、二峰行程更贵、更累。 早在四月二峰事故时,我就在小红书上发了不建议大家选择便宜的四姑娘山大、二峰的帖子,这个五一我虽然没有参与大、二峰行程,但出山后看了下其他分享者的亲身经历,发现和我几年前爬大、二峰时还是没啥区别,痛点还是没有被解决。 摄影:子君 1、行程不科学市场卷价格,为了降低成本,行程压缩,海拔节奏变化快,缺乏科学适应阶段。由于市场需求,大峰行程基本上是三天内完成,第一天从成都 560米到小金 3600 米,第二天就到了大本营当夜冲顶,缺乏适应海拔的时间,休息时间也比较仓促,容易出现高反症状。二峰其实攀登周期也是一样的,只是下山后无需赶夜车,而是在小金休整一晚。 拿我个人举例,我的第二座雪山是四月清明节的大峰,在这之前我已有充足的高海拔长线徒步露营经历,整个是觉得自己强到不行的状态,但是在大峰大本营,我经历了至今都觉得难以忍受的、最为强烈的高反症状。不建议大家模仿,但我确实是一夜疼痛难忍,靠着芬必得止疼才走向冲顶路,冲顶返回大本营后还是疼,又吃着药忍到了四姑娘山镇。 说是吧又登顶了一座雪山,但我清楚的知道这件事压根都不酷,而是十分狼狈和心有戚戚。但事实上,登山并不意味着受苦啊朋友们,这种疼痛经历完全可以通过更科学的行程设计来避免啊! 2.向导低价收客,却不以冲顶为目的其实很常看见“找当地村民做向导如何如何便宜”的分享帖,每每看见真是胆战心惊,你以为是省了六百块,但向导却想的是通过劝你骑马到大本营或下山赚钱,登顶时甚至为了节省时间,找各种由头劝你放弃冲顶。更不用说资质不全,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等十分现实的问题。 摄影:子君 3.山峰本身攀登体验一般绝非拉踩,但大、二峰攀登体验真是挺一般。川西下春雪,春季雪厚难行,夏秋山上仅薄薄一层积雪甚至只剩秃噜噜的大石板,毫无雪山体验,冬季又干冷气温低。 而上下大本营的路上风景单一,搞得我每次去爬山都特想搞个自行车骑下去,下雨一脚泥,晴天吧马队一过劈头盖脸的灰,风景也远不如双桥沟或长坪沟,真是回回都苦哈哈的走到望天,纯属拉练体能。 摄影:子君 这样讲可能两边都不讨好,这些话听起来可能不够登山的热血或正面,但我还是想说: 可能很多人默认了户外就是要“忍受痛苦、挑战自我”,但其实不是的,遵循科学周期,登山也可以是舒适、愉悦的走向顶峰。 好的风景和好的行程体验,这座山怎么着也得占一头吧,不然登它只是为了看起来“酷”吗?而在过去这个五一旺季,大峰大概300人冲顶,二峰大概 200人冲顶,大、二峰的承载能力也在被“拷问”。四姑娘山景区确实是规范化在管理,登山、露营的户外队伍必须有当地向导注册的公司签署向导派遣单才能办理户外门票,否则只能作为常规游客当日进出。 过去的四姑娘山大峰,冲顶向导比例是 1:3 甚至 1:5,二峰冲顶向导比例是 1:2,真是很容易发生同队队员下撤后自己被交给某个就近的向导继续带,从出发时的 1:2 变成一拖三甚至一拖四,直到清明节事故后,户外管理中心通知各俱乐部增加协作配比,要求大峰 1:2,二峰 1:1,三峰 1:1,审核通过后才能办理入山手续,保障协作和游客安全。但在旺季来临之前,当地的向导数量、营地建设远不足以匹配需求,直接造成了向导不足,营地住宿困难等问题,这对新人来说就更加不友好和容易造成恐惧心理,体验大打折扣。 以上所述,甚至对我司也并不友好,毕竟作为户外行业从业者,我们明知三天的大峰体验感差,还是被市场裹挟着发起招募,毕竟我们发起的科学版行程,在产品竞价中显得又贵、时间又长,像极了“资本家用心险恶要谋害我口袋里的钱和为数不多的假期”,销量也是惨淡得让策划部同事们怀疑设计这样的行程是不是白费力,不如躺平顺流而下。市场和消费者,都在互相影响。 但是啊,这个五一关于四姑娘山的相关争议反而让我看见了希望:大家都在反思行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大家也都在渴望更科学、更愉悦的户外行程,这不是说明没有人愿意躺平吗?国内的户外市场才刚刚开始,我们都要努力让他走向更好的方向。 -end-